在分析本命占星時,許多古典占星師至今仍專注于七顆古典行星(譯注:亦即太陽、月亮、水星、金星、火星、木星、土星)以及它們的星座主管系統(tǒng)(rulership),幾乎很少使用到像宿命點(vertex)或是暗月(BlackMoon),有些古典占星師也會使用外行星(譯注:亦即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),或者甚至小行星(譯注:例如凱龍星、婚神星等)。我個人的觀察,占星朋友中會使用外行星的,似乎都是學過現(xiàn)代占星的人,且覺得外行星仍然非常實用。但是我同時也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共同的狀況:幾乎所有的古典占星師都維持古典星座主管系統(tǒng),只將外行星與小行星作為次要星體,或用來進一步說明細節(jié)的判斷,而非主要判斷要素。以此星座主管系統(tǒng)之下,木星仍然主管雙魚座,土星仍然主管水瓶座,而火星仍然主管天蝎座。當判讀一張星盤時,只有在外行星或小行星以相當緊密的度數(shù),與七個內行星或重要敏感點形成相位時,古典占星師們才會特別考慮外行星與小行星的影響力。例如:如果天王星落在第十一宮,卻完全沒有與古典行星或是其他宮始點形成相位關系,通常就會忽略它的影響。但是如果ASC的主星(the lord of Ascendant,就是主管上升星座的主星)(譯注:常稱為命主星),以非常緊密的角度與某個外行星形成四分相位,或者剛好會合某個小行星,這些星體就會對于第一宮的事項有重要的影響力,例如影響著當事人的性格或是人生價值與目標。以這個邏輯來看,外行星與小行星的影響力小于原有的古典行星,但大于恒星的影響。
之后的文章會討論星座主管系統(tǒng)與尊貴力量,但我們先來看看這份來自阿布·馬謝的圖解數(shù)據,我覺得很有意思:
圖:行星對社會的關系(阿布·馬謝)
上述的圖解是以社會觀點來觀察行星的角色,越外層(上層)的行星代表長期的發(fā)展與劃時代的事件,越內層(下層)的行星則代表越短期的事件。進一步來看,在外層的行星都有一個對應的內層行星,讓外層的表征可以“具體成真”,因此土星與金星彼此都代表基礎與開端:土星開創(chuàng)了政治架構與朝代,同時金星則建立社會的人際關系與習俗;木星代表法律與道德的規(guī)范,以此實現(xiàn)完成了政治與宗教的體制,同時透過水星來書寫以編纂保存此體制(阿布•馬謝也指出“衡量”(measurement)這個字匯,是代表理解、解釋、說明事物真實性與自然本質)?;鹦桥c月亮皆代表改變、轉移、打破過去既有的狀態(tài):火星透過戰(zhàn)爭,而月亮則是透過每天生活的變化以及旅行移動,來進行改變,在中間位置的是太陽,因為上層的事項參與主導了下層的事項,所以太陽代表一切行動的主導者。
要特別留意的是,土星扮演了世代的角色,或者甚至是劃時代的影響力:不同于現(xiàn)代占星以外行星刻畫各個世代的傾向,古典占星家是運用波斯占星觀察歷史的方法。此方法主要的概念是:如果追溯土星與木星每次的交會時間,我們會看到木星與土星會合在同一元素大約240年:木土會待在某一特定元素(例如火象星座)中,約每二十年,木土依序會合于此元素的每個星座上(譯注:例如,第一次木土會合在牡羊座,再二十年之后,木土則會合在射手座,再二十年會合在獅子座,以此順序持續(xù)下去)。經過幾百年后,木土的會合將突然改變至下一個元素(譯注:以前述的例子,將從火象星座變成會合于土象星座),并又輪流會合于此元素的每個星座數(shù)次,直到木土又改變至下一個元素。
每次進入新的元素所開始的第一個木土會合,被稱為“時代變化的會合”(the conjunction of the change),它代表世界歷史與宗教的劃時代改變,透過較短的每二十年木土會合期間(合并其他預測的方法),我們也可以看到世代變化與政治上的移轉。當然,這并非說外行星無法提供相似的征象,但是古典占星早已具有這項穩(wěn)定循環(huán)的理論,并且有許多可應用的法則,值得我們去了解。
前述觀察世代變化的方法,也引導出我另一項觀點:在古典占星,所有古典行星也都是個人行星。確實某些行星特別代表著心理狀態(tài)(如水星與月亮),但每個行星也都與某部分的心理層面有關聯(lián)(例如金星代表愛、月亮代表身體與情緒的關聯(lián)),或是與我們生活中的人們有關(例如土星代表年長的男性親人、月亮代表母親),所以我們其實無需將行星分類為個人行星或是非個人(或是世代的)行星。
實際上,我認為多數(shù)現(xiàn)代占星師也使用相同定義。但我也留意到現(xiàn)代占星師有一項奇怪的習慣:即使外行星經常被稱為非個人行星或是世代行星,他們解讀星盤時,仍然會首先留意外行星的狀態(tài),而且將外行星用來詮釋各種相當個人化的特質與人生事件的細節(jié)——甚至以移動時間非常慢的外行星之過運來說明生命里的每件事。許多人讓外行星獨占了整張星盤,導致那些應該是歸類由木星主管的征象(例如:精神性),或是由土星或火星主管的征象(例如:暴力危險),都歸類至海王星、天王星與冥王星,導致古典行星遺失了很多代表征象。
我目前仍未使用外行星,但不代表你不能使用外行星與小行星。但請試著在只有當它們(外行星或小行星)與古典行星或是敏感點形成約一度的緊密相位時,才留意它們的影響力,否則,你必須聚焦在古典行星上。以此較為嚴謹?shù)姆绞饺ミ\用外行星,讓它們在判斷上變得更有意義,且對你更有幫助。而你可能會很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,你其實并不太需要外行星。